隨著七部委扶(fu)貧工作(zuo)政策的落地,公益小貸(dai)作(zuo)為扶(fu)貧的一個探索方(fang)向,發展超(chao)過20年(nian)時間,目前卻面臨多個瓶(ping)頸。
著(zhu)七部委扶貧工作政策的落地,公益(yi)小貸(dai)作為扶貧的一個探索方向,發(fa)展超過20年(nian)時間,目(mu)前卻面(mian)臨多個瓶(ping)頸。
4月23日,由中和農信發起(qi)的(de)“公益(yi)小(xiao)貸之出(chu)路(lu)”的(de)研討會上,對于目前各家公益(yi)小(xiao)貸的(de)發展情況(kuang)以及存在的(de)問題,并對公益(yi)小(xiao)貸如何(he)突(tu)破瓶頸(jing)提出(chu)了相(xiang)關建議。
4月初,人民銀行(xing)、財(cai)政部(bu)、銀監會(hui)等七(qi)部(bu)委聯合(he)發布《關于創新機(ji)制扎實推(tui)進農(nong)村(cun)扶(fu)貧開發工作的意見》中提(ti)出,要加(jia)快推(tui)進農(nong)村(cun)信用體系建設(she),推(tui)廣農(nong)村(cun)小(xiao)額(e)信貸。
中國(guo)社會科學(xue)院于(yu)1993年在(zai)河北易縣成立第一家小額信(xin)貸機構,拉開了中國(guo)小額信(xin)貸扶(fu)貧的序幕。中和(he)農信(xin)表示,20年后的今(jin)天,小額信(xin)貸的扶(fu)貧作(zuo)用已經被政府和(he)公(gong)眾(zhong)認可,但是最早(zao)試(shi)水小額信(xin)貸的這些機構卻(que)處境艱難,問題(ti)重(zhong)重(zhong)。
公益小貸很多都是(shi)NGO組織(zhi),“融資渠道”單一一直以來都是(shi)其發展的主要(yao)瓶頸。然而,法律地位不明(ming)確(que)、產權(quan)不明(ming)晰等問題,都成為其突(tu)破融資瓶頸掣(che)肘。
“機構(gou)規模小,不能滿足(zu)市場需要,機構(gou)籌(chou)資能力(li)有(you)限,如(ru)果出點什么樣的情況或更大的拖欠,我們的效益(yi)會(hui)受到影響(xiang)。”赤峰昭烏達(da)婦(fu)女(nv)可持續發展協會(hui)秘書長(chang)霍桂林在上述會(hui)議上表(biao)示。
據本(ben)報了解,公益(yi)小貸主要的(de)融資渠道來自于捐款,然而捐款并(bing)不(bu)具有(you)長期(qi)可持續性,并(bing)且農村市場(chang)對小額貸款的(de)需求越(yue)來越(yue)大,公益(yi)小貸如何擴大可持續融資規模成為行業發展主要的(de)課題。
霍(huo)桂林介(jie)紹稱,赤峰昭烏(wu)達婦女可持續發展協會(hui)將國(guo)外(wai)融(rong)資和國(guo)內(nei)融(rong)資相結(jie)(jie)合,捐贈融(rong)資和債(zhai)務(wu)(wu)融(rong)資相結(jie)(jie)合,更(geng)多(duo)轉(zhuan)向債(zhai)務(wu)(wu)融(rong)資。
“坦率地說,當我們選擇小額信貸為未來事業時覺得起步階段體制問題沒有解決。雖然我們各方面擴大規模,但作為社團和民辦非企業狀況下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,不是技術層面的,而是體制機制層面的,比如資產權屬不明、外部資金無法進退。”寧夏東方惠民小額貸款股(gu)份有限公(gong)司董事長(chang)龍治普表(biao)示。
因此,寧夏(xia)惠民(min)信(xin)貸選擇了商業化的轉型,成立了小額貸款中心。在2005年下半年央行推進小額信貸試點后,惠(hui)民信(xin)貸也(ye)走上了改制的道(dao)路,經(jing)歷了辦(ban)公(gong)室(shi)、社團、民辦(ban)非企和股份制公(gong)司。
據龍治(zhi)普介紹,2013年惠民信貸的收入是2200多(duo)萬,盈利接近400萬,預計2014年收入達到3000萬,盈利水平能達到700、800萬。未來,龍治普還計(ji)劃把它惠(hui)民(min)信貸做成一個村鎮(zhen)銀行。
除(chu)了融資之外,人(ren)才的缺乏,也成(cheng)為公益小貸的發展(zhan)瓶頸。霍桂林表(biao)示,從長遠(yuan)看,工(gong)作人(ren)員能力存(cun)在不足,市場(chang)上很難找(zhao)到高水平的專業人(ren)員。而龍(long)治普明確表(biao)示,目前(qian)面臨團隊建設(she)滯后、缺人(ren)的情況。
“我們機構各自為戰的局面還是要打破的。”龍治普對公(gong)益小貸發展(zhan)提出建議,除了要還要加強合作(zuo),還要擺脫“鳩占鵲巢”的局面走市場化的道路,要走向能夠(gou)吸收公(gong)眾(zhong)存款的銀行機構。
作為國(guo)內公益小貸標(biao)桿(gan)企(qi)業,中(zhong)(zhong)和農信(xin)是中(zhong)(zhong)國(guo)扶貧基金會(hui)下屬企(qi)業,其(qi)83%的(de)客戶為農戶。截至(zhi)2013年(nian)(nian)(nian)末(mo),中(zhong)(zhong)和農信(xin)累(lei)(lei)計發(fa)放貸款(kuan)(kuan)72萬(wan)筆(bi)(bi)共計61億元,覆蓋全國(guo)16個省92個縣。去(qu)年(nian)(nian)(nian)一(yi)年(nian)(nian)(nian),累(lei)(lei)計發(fa)放貸款(kuan)(kuan)筆(bi)(bi)數超過(guo)18萬(wan)筆(bi)(bi),放款(kuan)(kuan)量(liang)達到18億元。
|